点击上方“公众号”可订阅哦!
【编着按】
胡曼荻旅美纪事文集《白宫有请》授权连载泰国vs澳大利23的消息发出后,受到读者的欢迎。尤其是《白宫有请》之一篇《世界人》昨日在新乡日报微信公号(xinxiangribao)刊出后,有读者表示没看够,希望每次能多发一点。还有读者留言说,圈子很大也很小,胡曼荻女士是其爱人的同班同学,前年还应邀在她费城的家里做客。曼荻是一位温婉坚韧而又智慧的女性。《白宫有请》是这位性灵而多产的华裔女作家的慧眼会心感悟之作,置身在中美时代,既然绕不开就走进它,值得你花时间去读。遵照读者建议,在以后的连载中,泰国vs澳大利23我们根据情况,较短篇幅的,一次同时发两篇,以飨读者。
美国签证
不停有朋友问来美国的签证怎么办,这美国签证表格越来越复杂,流程越来越透明,十个手指按下去,永恒的指纹便留在美 *** 的数据库里了,无处遁逃。答疑解惑,都快成签证专家了。凡事都有个过程,想起当初首次来美,办签证的景象还历历在目,如今竟然亦美籍,回中国还要办签证,时光也便匆匆在手中流逝了,抓住的,只是往昔丝丝的记忆。
那时在新加坡,原本已定居狮城,想在那里混下去。美国似乎离得很远,但在新加坡那个东西交汇点之地,总有美国人的面孔在眼前晃,来来往往,搅得神经有些不安分。总有朋友说,此生应去趟美国,否则白来世界一遭。虽不信美国有那么香甜,但又实在架不住诱惑,也便媚了俗,逢了机会便要飘来飘去,只为闻闻北美的空气有何不同。
便去办签证。有时想签证这东西挺玄,明明大家在一个地球,确要隔出许多无形的界限,有的人越界的时候有特权,有的人则需要什么审批等候什么文本,由此便分出人的三六九等高低层次来了。一个朋友办过美国签证,不知何缘故未被批准,她便生了许多顾忌,警告出许多注意事项,还说什么美国非常不喜欢单身女孩去,更不喜欢漂亮的单身女人去,办美国签证的时候,更好打扮得丑丑的,才容易被批准。
是不太信邪的,反正以为办不出签证正好省一笔旅费,也便如常一样去美国大使馆。只知道旧的美国大使馆,外围被铁栅栏围得严严实实,还有什么卫星通讯设备很醒目地高高竖起,像极了一个情报中心。那个地方正在市中心,常常有机会经过,每次走过时都看到一些人在门口逡巡,不知为了什么。很疑惑为何汉语中把最美丽的字给了美国,这个国家便果然魅力无穷美丽坚挺起来。
开始并不太清楚新的美国大使馆在哪儿,便叫了一辆出租车。司机亦并不太知晓确切地址。泰国vs澳大利23他将车开到新加坡植物园前面,说大概就是该地了。那里有三座超大花园洋楼。司机挨个转,先是澳大利亚大使馆,然后是英国使馆,最后才是美国大使馆。司机很风趣地说,三个白皮要联在一起,这样有事好商量,又使他们觉得自然比华人高些。
美国大使馆从外观看,好似一座中世纪的城堡,城堡前排了一列人,窄窄的小门,门卫检查了每个人的包,才一个个放人进去。去过一些大使馆,从没见过这个架式,心里不自在起来,好像受了很大侮辱一般,不过又思量每个来签证的人均如此,大家都一样坦然,又何故如此敏感呢?人家美国又没有请你去作客,是自己心甘情愿要去人家的地皮花钱的。
过了小门,登时便觉得眼前豁然明朗起来,好似桃花源中所写的景象,便不禁怀疑其设计者是读过陶渊明之文的,只不过城堡中之人,远没有桃花源中人之悠闲自在又单纯了。不过无心去想陶君的灵魂是否真的在此徘徊,匆匆便进了城堡去打理我的签证。不知何故,签证办得出奇得顺利,那个美国官员好像想马上打发人走似的,只问了几个问题,便告诉改天去取签证。
走出城堡,长叹一口气,想事事不过如此。
2012-11-26@美国费城
何以美国
一对中国夫妇之一次来探望在美留学的儿子,说来了以后,感觉很失望,甚而不屑。美国的城市破破烂烂,几十年容颜不变,大城市黑人多得成群结队,乞讨之人也会莫名其妙地从角落里突然冒出来,拦在你的车前。如果只是看城市,美国绝对不光鲜,甚至寒酸。
美国不是天堂,有难堪的一面,独特的问题。只是呆久了,已习惯了,感觉脚踩在地上。忽听到他们的感受,蓦然回想起自己在若干年从新加坡初次来美时的心境,还是不明白,何以美国?
那时有个朋友要去美国读书了,考了GMAT,获得MBA的入学通知,很好的朋友,相处得久了,未免有些不舍得。签证时,朋友遇到美国签证官的质疑,疑她有移民倾向,当场并不给她签证,让她补材料。朋友便有些不安,不知她的美国之行能否成行。安慰她:美国一定会去的,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。
人就是人,活着就是活着,美国宪法总讲地球一统人人生来平等,可为什么中国人身为地球人,却不能自由来美国,自由去环球旅游?东汉文学家、史学家班固《西都赋》的诗句中云:“阗城溢郭,旁流百尘,红尘四合,烟云相连。”人世间原本是星空相连的,可是偏偏便分成许多不均等的国度,还要繁衍出一堆的签证规矩,每个人的家和生活,也便被限在所谓属于自己的国土了。美国对于华人来讲,从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到呈现在眼前的不屑,必要经过所谓一个困难重重的签证关,却又似一个终极而触手可及的诱惑,令很多人生出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梦想。签证有时很容易,但有时就像中奖一样,取得美国绿卡更是如中大奖。
那时以为美国是天堂。即使是新加坡人,听说某人有美国的一纸文凭,眼光立刻会别样。然之一次的美国之行还是没有任何的感觉,不好也不坏,倒是领会到无论是哪里的人,都一样要生活,日子要一天天过着,只是过日子的方式也许有些不同之处罢了。
初次来美国,纯属旅游,还心中的一个美国愿。因顺道的缘故,才去西雅图一逛。原本是去加国温哥华开会,觉得已路过美之门,不进去未免有些遗憾。签证很易拿,许是签证官觉得吾面善,不会匿在美国不归。
从温哥华过境到西雅图去,亦只是拖着那小小的行李箱。前面的一位白人男士许是东欧人,一口很东欧腔的英语,在嘴里含糊不清。黑人海关官员对他很不恭敬,连珠炮似地问诸多问题,当然不外乎是为什么来美国泰国vs澳大利23;目的是什么;在美国有什么朋友或是亲属;要在美国停多久;有没有回程的机票......听着那问题,默记在心,猜想也许自己亦会被查问,忽有一丝心酸。
黑人官长不知嘟囔着什么,最后很不情愿地挥挥手,让东欧人过去了,那白人似乎轻轻松了口气,有大释的感觉。便轮到在下了,已准备好了所有的文件,什么回程机票、开会的证明什么的,一应俱全,老黑依然很不客气地问各种问题,一点都不怜香惜玉。指指那小小的旅箱,让他明白我不会赖在美国,还要回新加坡做很多的事。老黑忽然有些不好意思了,替我拎着旅箱,放我过行。
朋友依然很着急,有些心慌,因学校马上要开学了,去美国的机票也早就订了,她的签证却还未下来。为什么要去美国读书呢?为了再回到新加坡来!她说。你现在已在新加坡了,我说,一脸疑惑。那不一样,她说,很肯定并坚定。那你一定要去美国,一定能去美国,我说,亦很肯定。新加坡人看不清大陆来的中国人,却对美国回来的华裔高看一等,这许是朋友想学成荣归狮城的原因了。
朋友果然便来了美国,只是她食了言,在美国已扎根,来了便再没回新加坡。我守了给签证官的诺言,在美国逛了一圈,回了新加坡。只是转年,也步朋友后尘,飘到了美国,不知算不算另一种食言。因来过美国后,便觉得狮城太小了,那里不是自己的归属。
只是美国太大,和朋友散落在两个不同的州,见面亦很难。原本的美国梦,也在梦醒时分变为现实,不过是一种美式生活罢了。
十多年后,这对夫妇的儿子亦在重复朋友的轨迹,来美读书。不知他学成以后,是回国还是选择留下。日子的轮回,在异国亦是一样。
2012-11-24 @美国费城
商务合作 *** :0373-3833712 18637377696
本期编辑:范伟红
值班编委:董文胜
发表评论